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教研 > 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

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

2023年12月06日 14:48:24 访问量:303 作者:张西那

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

 

鹿泉区宜安镇中学 张西那

活动背景介

钱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钱币的国家之一,使用钱币的历史长达四千年之久。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中国的悠久文明。古钱币的发行及古钱币背后的故事,蕴藏者解读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演进和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诸多密码。一部中国货币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金融演变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通史。时代不断发展,促使我们追根溯源,去探究银币的世和今生,初步了解经济史和金融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金融素。

活动主题分析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习主题“小钱币,大历史”中指出本主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整理中外历史上货币的发展情况,使学生对中外货币发展史形成基本认识。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中,学生们对钱币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如小学《语文》课文《贝的故事》等,讲解了有关“钱”的知识小学《数学》课文《认识人民币》《百分比)等,介绍了人民币及单位换算初中《语文》课文《卖炭翁》《孔乙己》等,提及过古代“钱币”“铜钱”初中《中国历史》课文《秦统一中国》《西汉建立和“文我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盛唐气象》《宋代经济的发展》等展示了“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会子”等各时期的钱币图片。在生活中,学生们对作为文物的古钱币可能也有了解与认识。但是,学生对于古钱币的认识多限于其基本形制,对于与钱币相关的金融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欠缺。开展与钱币相关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提升兴趣,增强金融素养。

三、活动主题及立意

(ー)活动主题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活动主题定为“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通过古代钱币的鉴赏活动,形象感知古钱币通过“读”“触”“悟”,了解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的基本历程,赏析古钱币所反映的书法艺术与铸造工艺,以及古钱币承载的中国悠久历史文化。

(二)活动立意

一枚枚古钱币,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反映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赏析古代钱币的一系列活动,有机融合历史、美术、科学、数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古钱币进行综合探究,让学生感知古钱币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活动中,通过查找、阅读史料,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等能力通过研学活动,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和制作古钱币模型,使学生熟悉古钱币,感受古钱币所隐含的艺术魅力,增强发现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通过分类整理和展示研学收获,如古钱币照片、图片、模型等,增强观察力、思考力通过分享活动过程的感悟与收获,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活动以研学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展示研学收获和分享感悟为主要成果

知识图谱

领域

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

美术

科学

数学

秦朝

半两钱成为全国通行货币

小篆字体圆形方孔

用钱范铸造铜钱

半两重量在8克左右

西汉

钱币权收归中央,全国通行五铢钱

小篆字体,圆形方孔,有外阔,更规整

铜范法或泥范法

五铢重量在3.5-4

唐朝

使用开元通宝钱

隶书字体,圆形方孔,正面为“开元通宝”文字,背面有月纹、星纹等

翻砂法铸造

开元通宝重量在4克左右

北宋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

小楷字体,长方形,图案丰富,朱墨间错

造纸术和印刷术发达,用纸制造

计量单位以“贯”为单位

元朝

纸币元钞成为流通货币

汉文、蒙文同存,长方形,图案、文字丰富

桑皮纸制造,铜版印制

计量单位以“文”“贯”为单位

明朝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文字为工匠所刻铸,包含铸地名、重量和银匠姓名等信息,元宝形为主

用白银铸造,镌刻文字用阴、阳文两种方法

计量单位以“锭”“两”为主,大元宝重五百两,一锭五十两

清朝

白银使用范围扩展到全国

文字含银局名、私银钱号等信息,形状多样,有马蹄形、锤形、馒头形等,亮色与其纯度有关

用白银铸造,各地设有银炉,自行铸造多

计量单位以“锭” “两”“钱”为主,大、中、小锭分别是五十两、十两、一二两到三五两,碎银重一两以下






目标、任务与方法

一、目标

1.搜集与古钱币相关的图片与材料,梳理古代钱币发展的主要脉络。

2.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学会制作其中某一种古钱币的模型,感知古钱币所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展示研学的成果,分享与交流“读”“赏”“触”古钱币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提升对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认识。

二、任务与方法

任务1准备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落实“读”钱之思。

方法

(1)搜集、整理、阅读、观看中国古代钱币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任务2实践篇——制订并实施研学活动方案,实践“赏”钱之行。

方法

(1)制订研学方案。

(2)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如准备好照相机和笔记本,进行摄影、摄像,记录观察重点、书写参观心得等。

(3)实施研学方案,有序、有趣、有获地研学。

任务3展览篇——将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后的研学成果和制作出的古钱币榄型进行展览,展示“触”钱之获。

方法

(1)分类整理学习的收获,包含研学活动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到的古钱币图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成果。

(2)布置展示环境,将班级或场地布置成可供参观、展览的形态。

(3)同学们有序参观、欣赏古钱币,观察材质、形状、纹饰、文字等各个方面特征,并作总结和思考。

任务4分享篇——分享“悟”钱之道,总结活动过程的感悟与收获,体认古钱币承载的中国悠久历史文化。

方法

(1)回顾活动流程并书写感悟。

(2)选派代表分享感悟。

活动步骤

环节一 布置任务

首先,学生广泛搜集、整理和学习中国古钱币的相关资料,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其次,布置具体任务如下

根据任务1,通过自学,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落实“读”钱之思。

根据任务2,制订井实施研学活动方案,实战“赏”钱之行,含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和实践制作古钱币模型两部分

根据任务3分类整理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去钱币图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成果,从而展示“触”钱之获。

根据任务4,总结活动的收获,分享“悟”钱之道,提炼活动的主题,表达内心的感悟。

环节二 学生自学

★自主学习任务单★

1.列出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钱币。

预设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银锭等。

2.说一说半两钱的外形特点。

预设

半两钱——钱币特点圆形方孔,体现古人天圆地方观念,同时,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也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的思想。从此钱币形状固定,半两钱成为全国通行货币。“半两”二字为小篆,是秦朝统一全国后的官方文字,体现了钱币的重量。

3.北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纸币?

预设北宋时使用的纸币是交子。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使用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雕版印刷技术越来越成熟。

环节三 课堂展示

()情境导入

教师大家知道我国现在的法定货币是什么吗?

学生人民币。

教师人民币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钱”。钱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十分重要,钱不仅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折射出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人民币是我们今天的“钱”,那中国古代的“钱”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任务单,回答教师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境,由今溯古,从而导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过程

1.实践篇落实“赏”钱之行,完成任务2的要求

制订研学方案,要求包括研学时间、研学地点、研学对象、研学任务、研学提示等。

2.展览篇展示“触”钱之获,完成任务3的要求

展示物品研学过程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古钱币图片、学生动手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各种成果。

展示方案全班桌椅布置成可供参观、展览的形态,并将全班同学搜集整理的古钱币按照片、图片、模型的类别做好标签,以分类的方式进行展示。

全班同学在轻松的氛围中参观、欣赏,注意观察古钱币的材质、形状、纹饰、文字等方面的特征。

3.分享篇分享“悟”钱之道,完成任务4的要求

可针对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种古钱币分享活动感悟,总结活动收获。

设计意图活动过程通过三步推进,即实践、展示、分享,让学生在“赏”钱、“触”钱、“悟”钱等一系列活动中动起来,提升学生综合探究的能力。

(三)成果展示

1.实践篇

“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研学活动方案

研学时间周末或法定节假日

研学地点xx博物馆(交通方便,距离学校较近)

研学对象xx学校七年级xx班级

研学任务

(1)参观博物馆古钱币展,实地观赏中国古钱币,感知古钱币的外形特点,对古钱币有形象的认知。

(2)在博物馆互动体验区制作古钱币模型,增强动手能力,提升创造力(条件有限则返校完成)。

研学提示

(1)时间上安排紧凑,参观时有序,注意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

(2)在参观古钱币展的过程中拍摄自己感兴趣的古钱币照片。

(3)根据拍摄的古钱币照片制作模型。

2.展览篇

(1)照片区(以实际拍摄照片为准)

(2)图片区

①六国及秦朝钱币(参见统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第47页

②西汉五铢钱(参见统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第59页

③唐朝开元通宝(参见统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年,第13页)

④北宋、南宋纸币拓片(参见统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年,第45页)

(3)模型区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d879a623b9a177bf49b2699d32a0857.jpg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4f46f49c1ef239801abce499cbf061.jpg
 

   春秋战国钱币模型1一2组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e240f16d89cbdc13e7c3c106d6f1c4.jpg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b59923c8d6fd83164a137f27e13dda.jpg

②春秋战国钱币模型3一4组

 

3.分享篇

“中国古代钱币发展趋势一览表”示例

时期

代表货币

钱币发展趋势

商周时期

铜贝

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秦朝

半两钱

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

西汉

五铢钱

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

唐朝

开元通宝

从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

北宋

交子

从金属货币到纸币

明清

银锭

从纸币、宝钞币到白银流通

 

活动心得示例

一枚枚钱币经过人们铸造,来到世间,就开始了与世间打交道的历程它们身上的文字和花纹代表着它们的身份,反映着它们生活的时代,它们见证着各式各样的商品贸易,它们辗转在各式各样的场合,它们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归属地。总之,它们见证着悠久的岁月和历史,它就是历史的缩影。

设计意图通过逐一展示“实践篇”“展览篇”“分享篇”成果,让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到具象的感受,再到抽象的感悟,层层深入,促进学生观察力、审美力、思考力的提升。

环节四 活动小结

教师在“小钱币,大历史”之“赏古代钱币 品中国历史”的活动中,首先大家查找、阅读史料,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落实“读”钱之思接着,大家实践“赏”钱之行,参观了博物馆古钱币展和参加了古钱币模型制作活动,对古钱币的外形有形象的感知,对古钱币所隐含的中国艺术魅力和文化有所感受之后,我们展示“触”钱之获,分类整理和展示全班同学在研学过程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绘制的古钱币图片和搜集的古钱币实物等,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在动手中成长最后,我们分享了“悟”钱之道,体悟了古钱币承载的中国悠久历史文化,拥有了自己的深刻体悟。总之,整个过程,内容充实,大家的收获满满。让我们未来继续关注“钱”,研究“钱”,并挖拥“钱”背后更多的价值!

 

活动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等级评价

A

B

C

研学实践

1.能积极参加研学活动,认真用心完成较用心完成“赏”钱之行。

2.能制作3种及以上古钱币模型。

1.较积极参加研学活动,较用心完成“赏”钱之行

2.能制作2种及以上古钱币模型。

1.能积极参加研学活动,完成“赏”钱之行

2.能制作至少1种古钱币模型。

 

 

钱币展览

能有序合理呈现和展示在研学活动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古钱钱币照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

能分类呈现和展示在研学活动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的古钱币照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

能简单呈现和展示在研学活动中拍摄的古钱币照片,网络搜索古钱币图片制作的古钱币模型等。

 

 

 

 

分享收获

1.能清晰正确地分享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2.能清晰深刻地分享赏古钱币的感悟。

1.能较清晰正确地分享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2.能较清晰深刻地分享赏古钱币的感悟。

1.能分享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2.能分享赏古钱币的古钱币的感悟。

 

 

 






|

活动延伸

拓展探究:请选择外国的一种古钱币进行探究,从历史、美术、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在此基础上比较它与同时期中国古钱币的

活动反思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重要学习板块,与传统教学相比,更重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对教师来说,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仅要改变教学理念,还要积极探索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与现实探究有机结合,将史料研习与社会实践有机配合,促使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社会问题的探索解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选择本主题活动时,笔者有如下思考

首先,呈现课题的综合性。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去探究、解决问题。一枚小小钱币里承载着岁月,包含有历史、美术、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的学问多枚钱币申在一起,就成为一部大历史。我们借此可将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将史料研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因此,在主题活动设计时,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分享。在本主题活动中,学生有独立的思考、阅读、观察,也有集体参与和分享,这些都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再次,探究过程体现实践性、可操作性。本主题活动以钱币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的“动”词连接“读”钱、“赏”钱、“触”钱、“悟”钱,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最后,在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方面,按照新课标要求的历史学业质量标准,综合评量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育贯穿于主题学习活动始终。

编辑:开发区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